路边石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影响?

路边石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影响?

 

 路边石在高温天气下可能面临热胀冷缩、表面劣化、松动位移等问题,需从材料选择、施工工艺、养护措施三方面综合应对,以下是具体策略:


一、材料选择与预处理

选用耐高温材料

材料:花岗岩、玄武岩等自然石材(热膨胀系数低,耐高温达500℃以上);高性能混凝土(添加抗裂纤维,减少热应力)。

避免材料:劣质人造石(高温易变形)、未处理的普通混凝土(易开裂)。

表面处理工艺

防滑处理:采用火烧面、荔枝面或机刨面工艺,增加表面粗糙度,防止高温下行人滑倒。

防污处理:使用硅烷类防护剂参透石材内部,形成防水层,减少高温下污渍参透。

二、施工工艺优化

预留伸缩缝

缝宽控制:每5-10米设置5-10mm宽伸缩缝,填充弹性材料(如聚硫密封胶),吸收热膨胀应力。

错缝铺设:避免长直线连续铺设,采用“工”字或“人”字错缝,分散热胀应力。

基层加固处理

夯实基础:基层压实度≥百分95,使用C20以上混凝土垫层,厚度≥15cm,防止高温下基层沉降。

铺设防裂网:在混凝土基层中铺设镀锌钢丝网(网孔≤50mm),增强抗裂能力。

三、高温天气专项养护

物理降温措施

遮阳覆盖:高温时段(10:00-16:00)使用遮阳网布覆盖路边石表面,降低温度。

洒水降温:每日早晚洒水2次,保持表面湿润(避免积水),降低温差应力。

结构稳定性监测

位移检测:高温后检查路边石接缝宽度变化,若缝宽增加>2mm,需重新填缝。

空鼓排查:使用敲击法检测空鼓,发现异常立即灌浆加固。

四、长期维护策略

定期防护处理

每1-2年重新涂刷防护剂,维持防水防滑性能。

清理缝隙内杂物,防止高温下膨胀挤压。

季节性调整

夏季前检查伸缩缝和基层,维修裂缝。

高温预警时,增加巡查频次,及时处置松动或翘起。

五、案例与禁忌

成功案例:某南方城市主干道采用花岗岩+弹性伸缩缝设计,连续5年夏季未出现开裂或位移。

禁忌行为:

高温时段直接浇筑混凝土基层(易开裂)。

忽视伸缩缝维护,导致接缝失效。

总结:通过材料优化、工艺改进和动态养护,可降低高温对路边石的影响。关键措施包括选用低膨胀系数材料、科学设置伸缩缝、加强高温期巡查,并结合物理降温手段,确保路边石长期稳定性。

路边石

分享到